以前有說過每次去到蘇澳的時候, 都會跑去吃 [宜蘭] 蘇澳港廖榮川米糕, 在台中也有一家我從小吃到大的米糕老店 - 呷七碗米糕! 對的, 你沒看錯店名, 而我也沒打錯標題, 這其中的曲折離奇的原由, 聽我娓娓道來!
根據店家的官方說法, 民國69年(西元1980年)時在台中旱溪街成立, 而店名的由來是李姓老闆嘗試過吃七碗為一般人最大的食量, 所以因此而命名!
聽過了官方樣板式的說法, 我們再來說說在地人比較熟知的版本, 時間一樣是在民國69年(西元1980年), 老闆李垂欣從嘉義來到台中旱溪開店賣米糕, 其胞兄李東原替他想出若客人「呷七碗」(即吃七碗)就免費招待的宣傳招式, 從此打響了店家的招牌, 爾後一堆人前仆後繼地跑來挑戰一次吃七碗的記錄!
之後老大李東原北上發展, 剛開始也是以小吃攤起家賣米糕, 後來就成立公司專門做滿月油飯的生意, 並以「呷七碗」登記做為註冊商標(呷七碗食品), 但仍同意其弟李垂欣繼續使用「呷七碗」的商標在台中繼續營業, 但後來在2008年(民國97年)李垂欣的第二任大陸妻子梁宜琪買下了台中「呷七碗」的經營權及店面, 並登報說李垂欣與「呷七碗」無關, 這舉動引起了李東原的「呷七碗」公司的困擾, 且因李東原主攻滿月油飯並供貨給量販店、超商, 為避免混淆, 特請弟妹梁宜琪將店名改成「吃七碗」, 但梁女一直沒將「呷七碗」的招牌拿下, 所以李東原控告梁女違反《商標法》, 梁女敗訴後, 已將招牌改為「吃七碗」並繼續在台中旱溪建成路營業! 而李垂欣與前妻所生的兒子原本一直在「吃七碗」工作, 但在2013年(民國102年)與梁女爭吵後離職, 選擇位在台中市自由路另外開立「甲八碗」米糕, 由李垂欣與兒子一起經營, 因此在市面上「呷七碗」、「吃七碗」或是「甲八碗」等招牌, 其實都是系出同門! (蘋果日報報導: 搶嘸商標權 另開店甲八碗)
「甲八碗」的總店就位在自由路上靠近干城附近, 隔壁就是之前有介紹過的臭豆腐名店 [台中] 酥 ~ 香 ~ 脆的迷人美食 - 花蓮瑞穗林家臭豆腐, 所以只要在下午兩點鐘後來, 就可以一次把兩家美食都網羅
店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裝潢, 聽說店家的其他分店都裝修的比較精美一點, 所以這邊顯得有點像是路邊攤一樣, 不過好像沒有影響前來用餐的心情
牆壁上貼有價目表, 總共的品項就只有五種, 其他分店聽說品項比較多, 也更多樣化; 另外很多人看到外帶的價格貴NT$5, 一定都會覺得很奇怪, 主要的原因是外帶的份量比較多
在櫃台點餐時, 可以看到工作人員熟練的動作在準備, 不時還會和客人聊幾句; 我當時在拍照的時候, 店家還以為我在拍他們家的美眉, 還直要我幫忙介紹對象給她, 我心裡直嘀咕說:「本人都還欠人介紹了咧!」, 臉上三條線都要浮現出來了
旁邊的肉羹與滷鍋裡的滷蛋 & 貢丸, 每一種看起來都很可口, 不過肉羹我還是偏好 [台中] 台中正老牌香菇肉羹
雖然沒有大排長龍的隊伍, 但用餐的客人卻是絡繹不絕, 時時都有人前來用餐或是外帶回家
不管是外帶或是現場用餐的客人, 都可以享受店家準備好的柴魚湯, 湯非常的燙, 所以取用時要特別注意
帶回家後, 立馬準備開動, 這樣的份量, 我一個人至少需要兩份才可以填飽肚皮
打開後, 可以清楚看到食物很簡單, 只有糯米飯淋上肉燥, 再放上一堆的醃小黃瓜片, 但往往美味就隱藏在這看似平淡無奇之中
米飯煮得晶瑩剔透, 粒粒分明
肉燥裡的豬肉肥瘦適中, 再用紅蔥頭搭配下去滷得非常入味, 澆在米糕上, 兩者真的是絕配, 會讓人三兩口就把一份米糕嗑光了
上面放著醃小黃瓜片, 不僅可以當配菜外外, 還有解油膩的功能, 吃起來清脆可口, 味道也調配得很好, 真的有畫龍點睛之效
再搭配一顆滷得非常入味的貢丸, 真是令人吮指回味
再搭配一顆滷得非常入味的貢丸, 真是令人吮指回味
雖然「呷七碗」、「吃七碗」或是「甲八碗」讓一堆人搞不清楚, 但是台中的在地人都清楚那一家才是老味道, 店名雖有更迭, 但是食物的美味依舊, 許多老顧客也都跟隨至此繼續支持, 朋友們下次如果有到台中一遊, 不妨來試試看這在地的美味小吃, 包準你會不虛此行!!!
甲八碗米糕肉羹
地址: 台中市東區自由路三段155號
TEL: (04) 2211-5090
營業時間: 06:00AM ~ 19:30PM
價格: NT$5 ~ NT$50 / 每份
付款方式: 現金
請來幫我按個讚喔~謝謝您~
同場加映:
[台中] 酥 ~ 香 ~ 脆的迷人美食 - 花蓮瑞穗林家臭豆腐
[台中] 菜市場尋好味 - [台中第二市場] 王記菜頭粿糯米腸
[台中] 讓你百分百滿意的無敵夜景 - MITAKA 3e Cafe'
[台中] 買咖啡也可以不用下車 - 星巴克 Starbucks 崇德昌平門市
歡迎加入 Arthurの 熟男玩樂誌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cuteman2014